“合久必分”是必然的规律吗?

2024-03-15

“合久必分”是必然的规律吗?

                                                                                                  作者:张冬林

《三国演义》开篇就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漫长的历史演变来看,这句话似乎千真万确,但就是没有人来解释这是为什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必然有规律呢?似乎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得出的,是否是必然规律,谁都没有说清楚。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可以解释历史统一的原因,但没有解释出历史中分的必然性。在广阔东亚大陆,资源分部的不均衡和自然灾难的频发导致了这个大陆在低生产力的状况下,平衡地发展成若干国家已经是不可能。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了掠夺粮食,不断地向南方扩张。中原黄河流域当经历了诸如黄河的泛滥一样的自然灾难后,战争来求得生存已经成为最通常的手段。所以,在分裂的状态下,势均力敌的对抗,资源和财富的均衡所导致的相对持久的和平是东亚大陆所不具备的自然条件。尽管欧洲大陆也有过统一的经历,但相对分裂而言要短暂得多,而中国长久的统一时间要远远超过分裂的时间,这或许是东亚大陆与欧洲大陆的重要区别。当然,这种不均衡性也许是分裂的诱因,但其决对不是分裂的必然原因。不均衡性更需要和呼唤国家的统一,也只有在统一的状态下才能调剂这种不均衡性,才能共同抵御频发的自然灾害,实现我们的家园和谐共生。

      “分”的历史原由是什么呢?在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中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每个时期的分裂原因都不相同,虽然有相似的原因,但起决定性的绝不相同。也正是因为存在的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又在说历史不断重演。新的王朝在建立之初都在总结历朝灭亡和国家分裂的原因,但都走不出这个历史的必然,仍然一次又一次面临灭亡或分裂的悲剧。着眼于我们的历史似乎是找不到答案的,只能多一些失败的例子。这个一直未解决或尚待解决的命题到底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呢?
       历史经验就是历史经验,她决定不是数学中已经论证的命题。我们在没有论证之前,又有什么理由去相信呢?当然在历史和政治中也没有像自然学科中“定律性”的规律存在,人类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更为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永远存在,“不确定性”也许是可以确定的永恒的规律。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华夏子孙往往只能在自己的老黄历摸爬,周边的曾经存在的国家除了吸取华夏民族文化外,在政治方面也一味的翻版,哪有可取之处?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东亚之门,闭塞的东方像纯情的村姑,她虽然遭受西方的凌辱,但她却爱上了曾经强奸她的人。但是来自西方的暴徒除了欣赏她纯情而朴实的外衣,广阔而丰韵的肌肤外,既无迎娶之意,也不希望她变得摩登,只想满足它的兽性而已。残酷的现实注定了她只能独立走向自强,她也因此改变了对西方的态度,她只能和那毫无人性的强悍之徒去斗争,在摆脱它的束缚中换掉那土掉牙的也只有那些“臭男人”才偏爱的花外套,换上了一套铠甲。她虽然有了可以横向比较和学习的机会,但因为它们的狰狞,对它渐渐反感而排斥。
       铠甲确实硬,只能在绳索包围之间留有的空隙保存自己的活力。铠甲的笨重和限制性也成为她伤心的痛。她已经意识到,只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肌肉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她开始松下铠甲,加强自身锻炼,也在思考暴徒们强健的经历与过程。在这渐变的过程中,也许数千年困惑——周而复始的命运最终得以突破,让“合久必分”的怪论见鬼去吧。

                                                                         二OO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分享